爱情婚姻-男人女人-感悟生活-人生智慧
标题:
以成长为求:为新疆学生成才“助力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5-1-11 11:04
标题:
以成长为求:为新疆学生成才“助力
开辟多元办学新格局 谱写民族和谐新篇章 以成长为求:为新疆学生成才“助力” ——上海市川沙中学举办内地新疆班方显“川流不息”景象
民族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办民族班,是现代学校的深化发展天地。
开办新疆内地高中班是关系民族团结和谐、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任务。上海市川沙中学,充分发挥办校优势,敢于承担国家重任,自2009年起承办新疆班。学校将开办新疆班作为开展民族团结和谐教育的载体,作为支持边疆建设的渠道,作为开辟多元办学新的尝试,并从物质上、设施上进行了精心筹备和配备。由于学校重视、准备充分,措施有力,新疆班安全稳定,学习生活均一切正常,有条不紊,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区、区部、区教育局等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学校新疆班办学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多次承办上海市内地中学民族班工作会议。2010年,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疆班内地高中班工作会议,川中作为唯一的学校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在第二届上海市中小学民族教育表彰会上,学校获得民族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项,校合唱队还在会上进行了才艺展演。
多管齐下:让新疆班学生“适应学习”
如何把新疆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和建设者,是川中办新疆班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这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不同基础开展不同教学 由于民族差异、地区差异和不同地区教学水平的差异,新疆班学生的成绩差异非常明显。他们的入学成绩,最高分是670分,最低分是437分。
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差异悬殊的特点,学校实事求是合理选用教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预科班第一学期完成初中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的知识水准达到上海市初中生的水平。第二学期进行高一部分知识与上海初中教材的渗透和学习,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同时,加强实施分层教学与指导,因材施教。平时布置作业时,合理设计题目,并提供选做题和附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利用课余和晚时间或双休日开设提高班和基础班,对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单独。经过努力,学生总体成绩有所提高,如一些学生的成绩已由班级最后数名跃升到班级中等水平。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新疆学生在川中求学4年,第一年预科会编班,升至高一后,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便开始被陆续分插至平行班,与上海本地的学生同班就读,完全融入班级大家庭。眼见学生做题速度慢,不少任课老师放弃休息,一对一免费。学生的物理基础薄弱,任课老师就虚心向其它初中学校的教师求教,精心编制出一套适合预科教学的校本教材。高三加考化学的学生比较多,整个化学教研组的老师集体上阵,放弃节假日和周末时间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教学、拾遗补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013年的初夏,川中首届新疆内高班学生迎来了高考。为了全心全意陪学生一起打好这场硬仗,80后班主任石梅一次次推迟婚期和考研,考前更索性将家搬到了学校里。白天,她陪学生复习迎考,晚上则一个个寝室“串门”,通过轻声细语的聊天,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第一天考完数学之后,石梅发现很多同学情绪低落,连晚饭也没吃。她也顾不得吃饭,忙着赶到寝室,给同学们及时送上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加油的话语。终于,喜讯传来,这个班的38位学生全部考入了高校,其中7位学生考上了985大学,12位学生考上了211工程大学。朱子萌同学不仅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文科状元、被外交学院录取,还加入了中国。在迟到了整整一年的婚礼上,石梅格外幸福:“一切付出都值得!”2014高考中,川中新疆内高班又一次书写辉煌,参加高考的75位学生,成绩全部超过本科分数线,其中有46人达到一本分数线。
融入大家庭:让新疆班学生“如沐春风”
“要让新疆班学生在校园有到家的感觉”,学校竭尽全力,从各方面创设最好的条件,亲人般的对待。
“上海爸爸” 新疆班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新疆部邱永飞主任,主动承担新疆部工作,不辞辛劳,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上海爸爸”;班主任、物理老师石梅,心投入在学生身上,为此不断推迟婚期,高考期间,吃住都在学校……当然,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他们是语文老师滕雅芬、英语老师高彩虹、数学老师丁惠清、化学老师吴永康等,四位内派老师以及总务后勤人员,不知道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和周末,和学生朝夕相伴,他们顾大家舍小家,用责任和爱心营造家的温馨。
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4000多公里的火车,72小时的车程。四年里,新疆班的老师们要8次往返新疆接送。山水间隔,旅途漫长且艰辛,一上洒满老师们的爱心和汗水。“浓浓浦江爱,巍巍天山情”,这条线把上海和新疆紧紧相连,也把学生的成长和川中紧紧相连。
感受节日温暖 每逢维吾尔族的节日和春节,学校总是千方百计营造节日气氛。如学校新疆部举行古尔邦节庆祝活动。上午,学校领导和新疆部的老师们热情地进入学生寝室为他们送去祝福,致以节日的问候。学校还为新疆部的同学们买了新鲜的石榴。同学们挖空心思去布置宿舍,每个寝室都别有一番风味,同时摆上葡萄干、红枣、馓子等新疆特产,再加上同学们的热情,给大家营造了一个愉快的。晚上,在体育馆举办了盛大的文艺联欢活动,由学生会文体部的同学自主策划、组织,还是一样的精彩,首先是各班丰富的文艺表演,接下来便是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同学和老师们积极参与,最后同学们跳起了曼妙的维吾尔族舞蹈,使令人兴奋的晚会达到。
“我们既是园丁,又是陪护、导游,甚至还是孩子们的亲人。”石梅的搭档、首届新疆班副班主任滕雅芬说。繁忙的学习之外,川中为新疆学生开设了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开拓他们的眼界。游世博园、登东方明珠、探七宝古镇、过东海大桥,逛森林公园、观上海科技馆、上崇明岛,甚至杭州西湖,都留下了新疆班学生的身影。每年春节,班主任会给每个宿舍送上水果、小红包,学校每年还组织新疆部和老师每人带三四个新疆学生一起回家过一天。新疆部的老师几乎都自掏腰包资助过班级里的学生:小到印照片、买笔记本,大到垫付住院金,从不吝啬。
和谐融合:让民族团结教育“春风化雨”
学校为新疆内高班学生提供了优美的教学、完备的生活设施、周到的服务管理,使他们“来到学校就像回到了家”。
搭建平台促发展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内高班多民族学生正和谐相处在日益温馨的学习、生活中,也正沐浴在民族团结教育的春风里。
搭建互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使内高班学生尽快融入学校,一方面使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中加深相互理解,增进彼此友谊。为了使新疆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经老师推荐、学生申请、学校审核,学校将表现优异的新疆班学生分插到平行班中,极大地鼓舞了内高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平行班学生主动学习、争取进步的意识。
为城区做贡献 新疆部的学生和社区老志愿者们一起,为“文明城区”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同学们穿着志愿者的统一服装,拿着各式工具,走在街头,杜老师紧随同学们身旁,一起捡拾旁的垃圾、清洗墙壁或电线杆上的黑广告并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同学们干起活来,神情专注,干劲十足,引来了人的不断回首。老志愿者对同学们的表现也赞不绝口。
“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四年。相比高考的结果,我更看重孩子在这里学会了。”2014届新疆内高班高三(1)班学生李昭弦的母亲,从新疆赶来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并作为家长代表,道出了所有家长的。
“在新疆部这个团结的集体里,每一位老师都掏出了、付出了真情。”校长陈忠新透露,该校的150余位老师中,有近一半的老师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新疆部的教学与管理。主动报名新疆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已经成为一种担当和荣耀。
新景掠影 难忘的“长途跋涉”
每年暑期,川沙中学新疆内高班的学生们,在老师的陪伴下踏上了回疆的火车。4000公里,三天三夜整整70多个小时,老师们为每位学生送上精心准备的时鲜的南方水果——荔枝、菱角、枇杷、荸荠……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对于这群来自远方的新疆学子而言,上海已然是他们依恋的“第二故乡”。在浦东川沙新川上的川中校园里,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满族、锡伯族等十余个民族的学子,在“上海爸爸”“上海妈妈”的关爱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收获了一段段难忘的情谊,培育了一颗颗的心。
2009年8月,川中派出多名教师,到乌鲁木齐接来了第一批38位新疆内高班的学生。此后每一年,都有两个班近100名新生远道而来。每当经历了漫长旅程的学子走进川中校园,不由眼前一亮:宿舍已提前空调,室内有热水淋浴装置和厕所,每张床铺都架起了蚊帐、铺好了席子。小到牙膏、牙刷,大到被褥、桌椅,家里有的宿舍里都有。每层楼都有阅览室和电视房,一楼设有洗衣房。在女生宿舍,每层楼道里还配了吹风机。最让学生们喜欢的,是宿舍都装了插卡电话机,随时可与家人联络。特意辟出的清真食堂飘散着“家乡的味道”:大盘鸡、土豆烧羊肉……这里的一切都如此温馨,让悄悄从新疆前来探班的学生米力扎·阿布不力肯木的父亲深深,他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陈忠新校长:“这下,我真的放心了。”
而新疆学生走进老师家庭,是川中的“传统节目”。大年初五,丁燕华老师带着艾克旦·等4位学生来到家中。吴岚老师和王浩老师带着哈依沙尔·吾玛尔艾力等5位学生来到南市街附近的家中。哈力沙·艾日肯江等5位学生在薛志明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家中感受浓浓年味。这一天,杜文芳老师则驱车载着阿卜杜拉·阿卜杜热伊木等4个学生来到三甲港景区。在寒假春节期间,学校已经连续两年开展新疆内高班学生走进内地教师家庭,结对新疆内高班的学生200多位走进52名教师家庭,体验内地家庭生活,使身在异乡的学生感受到“第二家乡”的温暖,使他们能在这里学习和生活。
感言 肩负奉献教育
■陈忠新
新疆班的开办,对川沙中学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民族团结,历来是国家稳定的神针,也是社会繁荣的基石。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民族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我们有责任承担民族团结的,承接民族教育的任务,而开办新疆班正是使然、任务必然。
在新疆班的建设中,我们始终以“融入”为指针,将新疆班融入校园、将新疆学生融入师生、将所有学生融入祖国大家庭作为理想境界和现实追求。新疆班学生在川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怀,浦东新区区委、区、区、区政协和川沙新镇的四套班子,市、区民委六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校新疆部的发展,到校调研、慰问师生;新区人民医院、川沙、城厢社区以及上海第一开关厂等单位在生活上给了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设立了激励新疆班学生的专项。
因为有了祖国大家庭,新疆学生才有这么好的前景。而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肩负,培育人才;奉献教育,成就未来。我们责无旁贷。
(作者为川沙中学校长)
欢迎光临 爱情婚姻-男人女人-感悟生活-人生智慧 (http://bbs.xxmm888.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