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苛刻的入选标准
镜头是摄影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没有镜头的相机顶多只是一个拥有着各种按钮的暗盒而已,完全失去了拍照的能力,所以长久以来在摄影圈子里面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花了多少钱在机身上,那么就应该在镜头上花掉三倍的钱。大的镜头常常成为朋友们下手的首选目标或者是梦寐以求的无上佳品。各个工厂都会推出一些代表着自己在光学设计上的实力和独到之处的优秀镜头,它们的吸引力是如此的大,以至于高昂的身价都挡不住发士拥有它们的渴望。
本次入选镜头条件苛刻,首先必须是量产过的民用镜头,像电影镜头那样专门定制的就不在此列;其次,必须是独一无二的,类似于50/1.0或者28/1.4这样不止同一个工厂出品或者其他工厂有更强指标镜头的就不可入选;再次,必须是该品牌最具代表性的一支镜头,能够完全体现相应品牌的光学设计水准。经过这三个条件的排除,入选的产品真的就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NextPage]
第2页:佳能:与哈苏比肩的存在
如果要选择哪一支镜头来代表佳能,那最有资格的就莫过于这个EF 200/1.8 L USM了。EF 200/1.8 L USM采用了12片10组的设计,重量达到了划时代的3Kg,加上不是IS型,没把子力气还是带上脚架玩吧,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说,能见到这支镜头的机会微乎其微,能摸到它也最大的可能性也只是在器材展会上,05年停产之后,想摸到就更难了,早前ebay上曾经出现了一支9新的2手,结果被几个人相互抬价,最终以4300美元卖出,与新品价格相差无几了。
EF 200/1.8 L USM推出的很早(1989年),因此在镜身按钮的设置上和现在新出产的L头不太一样,不过这个镜头身上所背负的传奇色彩也是其他镜头所没有的,不仅是在佳能EF镜头群中绝无仅有,包括在日系各厂中也是极为罕见,它是哈苏实验室MTF测试中的第一名,作为一支口径达到了1.8的望远镜头,它能够力压技术极为成熟的标准镜头和中焦微距镜,这种出色程度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已经是不够的了。
EF 200/1.8 L USM是佳能比较早推出的EF镜头之一,同期的其他产品有不少是这种巨大,用料巨好,参数吓人的,比如我们曾经提到过的EF 50/1.0L,佳能一方面为了炫耀自己的光学设计,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展示EF镜头卓绝性能的意思在里面,不过跟缺乏实用性的EF 50/1.0不同,EF 200/1.8 L 仅仅展示了几个样片就成了广大用户心中的梦幻之镜,那么它到底牛在什么地方呢?
1.8的大带来了完美的背景虚化能力,8片叶片组成的圆形也使得焦外呈现出柔和相互浸润的特性;收缩到F 2之后镜头的锐度和反差同步提升,但是在色彩和层次上也没有过多的损失,依然层次丰富,过度自然,这支镜头不宜收缩太多拍摄,一方面像质在收缩一档的情况下已然是最佳,令一方面,收缩就失去了F1.8背景柔美的意义了。
如果各位有机会能见到一支EF 200/1.8 L USM 并且亲手试拍一下,看到照片的那一刹那,相信任何人都会被它的表现所征服。佳能现在推出了EF 200/1.8 L USM的后继产品EF 200/2 L IS USM,指标上不再独一无二了。
[NextPage]
第3页:尼康:不能说的秘密
尼康在民用镜头领域的开发和投入都比佳能要差些,表现在一些镜头要么空缺,要么就跟在佳能后面出,比如尼康一直没有35/1.4,50/1.2,85/1.2这样规格的自动对焦镜头,作为一家有军工背景的厂商,尼康心里不能说的秘密实在是太多了,在商用镜头领域尼康其实是很牛B的,比如尼康做的用镜头TV-Nikkor 35mm F0.9,还有一系列医学尼克尔镜头等等,不过,其中最具力的镜头莫过于我们要提到的这个AIS 300/2 ED IF。
AIS 300/2 ED IF在1981年推出,直到现在,它也是300mm镜头中最大的,全重7.5kg,光学结构为11片8组,其中包含3片ED镜片,而且每个镜片空气接触面上都采用了当时还常先进且昂贵的NIC镀膜(Nikon Integrated Coating),不惜工本的制作方式使得它在F2时的锐度依然超越了Nikkor 300/2.8在F2.8时候的锐度,非常了不起。
AIS 300/2 ED IF全长339mm,最粗处直径183mm,是个小胖子,采用了直径为52mm的后置滤镜,最近对焦距离4m。AIS 300/2 ED IF标配一个型号为TC14C的1.4x增倍镜,可以使它变成420/2.8来使用,另外标配了型号为CT300的携带铝箱。AIS 300/2 ED IF开始生产流水号为182121,结束时是182561,理论上讲一共生产了450支,开始定价为29000美元一支,不过到现在存世多少也很难讲,这东西既无价,也无市。
如果说你非常喜欢300mm这个焦距的镜头,那么AIS 300/2 ED IF是你的首选,也是最后的选择,它是你唯一的选择。
宾得也曾经有过300/2这个规格的镜头的设计,但是,一直没有投产过,传说尼康给日本海上自卫队做过400/1.8这个等级的镜头,传说而已,博君一笑尔。
尼康真正独一无二的镜头是这支变焦的AF-S VR 200-400/4G IF-ED,尼康在产的,性的优秀镜头,没有之一。
尼康在2003年7月却通过AF-S VR 200-400/4G IF-ED的发布,向体育和摄生动物摄影师们展示了变焦产品在专业远摄影像区域的特殊价值。虽然尼康在光学设计方面的谨慎和保守,使这支镜头仅具有2倍的变焦倍率,但在实用过程中他已经足以替代200mm、300mm、和400mm三支优质定焦远摄镜头了,在便携能力和经济支出方面这使AF-S VR 200-400/4G IF-ED的独特魅力得以彰显。24片17组的片组构成相当复杂,这其间含有4片昂贵的大尺寸ED低色散玻璃镜片,这支镜头可以使用52 mm口径的后置式滤色镜片,镜重3275克,体积为124×358mm。为了使全程焦段都拥有更自然柔顺的焦外渐变效果,尼康的设计师为AF-S VR 200-400/4G IF-ED加载了特制的9叶片准圆组件。另外,除了绝对皮实的纯金属镜桶之外,这支镜头还具有军品标准的防尘防滴渗设计以应对恶劣的操控。49000元,这就是代价,可对于真正喜欢它的人来说,谁会在乎呢?
[NextPage]
第4页:蔡司:一览众山小
光学巨人蔡司的地位自不待言,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未有过一家公司在光学领域有着如此卓越的贡献和强大的开发实力,这就是独一无二的Carl Zeiss,150年以来,蔡司在光学领域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做光学设备的工厂,它的产品或多或少的都和蔡司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蔡司在光学产品上开发能力如此之强使得选择一支量产了的,能够代表蔡司的镜头是如此的困难,并非因为产品少,而始因为产品过多,斟酌之后选出了两支镜头,广角的G Hologon 16mm F8和长焦的Tele-superachromat 300/2.8,前者用于旁轴的G系统,后者用于哈苏的中画幅相机哈苏200.
旁轴取景相机在35mm相机领域里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诞生过一大批经典名机和不胜枚举的摄影大师。由于旁轴取景相机没有像单反相机那样的反光镜,镜头后组可以无的接面,因而在广角镜头的设计上赋予了镜头设计师极大的发挥空间,其中有一些镜头是单反相机几乎永远也设计不出来的,最著名的当属蔡司天才的设计师Eehard Glatzel为Contax G系统所设计的G Hologon 16mm F8:,它在拥有着完美的色彩表现和零畸变,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民用超广角镜头(超广角的Hologon结构就是老头在60年代发明的,蔡司希望给G系统开发一支超广角镜头的时候又想到了他,幸好90年代老头虽然年近70依然老而弥坚,给出了这个完美的作品)。
另一个蔡司的代表则是1998年蔡司发布的适用于中画幅哈苏200的Tele-superachromat 300/2.8。这支镜头出自蔡司之手,光学质量自不待言,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生产方式,和普通的镜头开发流程有很大的不同。它根据哈苏的要求来设计和生产,蔡司毋庸置疑的拥有设计此类镜头所需的技术实力,但是蔡司认为生产此种镜头所需光学材料非常特殊,加工难度也非常高,因此需要哈苏先确定一个订货量,才好为这个订单单独订购特殊的玻璃材料,据说蔡司在最终拿到玻璃之后需要做专门的检验并据此确定镀膜工艺的细节。
这些特殊玻璃材料的配方和工艺是蔡司的机密,一度被传的满天而且神乎其神。整个镜头的生产持续了数年之久,蔡司在确保最后一个订购用户也拿到镜头之后宣布说由于玻璃制作殊为困难,这支镜头恐怕此后很难再产。哈苏订购的数量大约是300支,全部预定一空,二手转让价格被炒到了15万人民币以上,但最大的困难在于,没人愿意割爱,根本是有价无市。
[NextPage]
第5页:索尼:Sonnar T 1.8/135 ZA
Sonnar T 135/1.8 ZA, Sonnar(松纳)结构的历史开始于1932年,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松纳结构在中长焦和超长焦望远镜头中已经占据了地位,在反差和锐度相比最初的产品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最基本的光学设计却一直变化不大,是能够和百年天塞相提并论的经典光学结构。
Sony SAl Sonnar T 135/1.8 ZA发布于2006年6月,这也是蔡司在135系统上的第二只松纳结构的135mm镜头,第一支是contax系统的手动镜头T 135/2.8,比这个小一档半(contax还有一支135/2,不过是Planar结构的),为了实现自动对焦能力和更好的光学素质,这支SAl Sonnar T 135/1.8 ZA使用了包含两片ED镜片在内的8组11片的复杂光学设计,除了松纳结构本身就擅长的高反差高饱和的色彩之外,还做到了史无前例的大口径,这常了不起的,要知道出于像场均匀度的考虑和限于相对简单的光学结构(C/Y卡口的sonnar 135/2.8结构是5片4组),之前的松纳镜头口径是很难超过F2的。SAl Sonnar T 135/1.8 ZA尺寸是88mm114mm,滤镜口径77mm,9片叶片,最近对焦距离0.72m,镜头材料选用了货真价实的玻璃和金属,所以全重达到了惊人的985g,没把子力气还真的很难端稳它。
老实说,蔡司之前生产的那支C/Y卡口的T sonar 135/2.8 给我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应该说那是支很有性格的镜头,它在锐度和反差上都不是特别出色,亮点是浓郁的色彩和细腻的背景虚化,应用的范围只限定在人像这一点上,曾经买来把玩了半年,最后还是忍不住给卖掉了。索尼在去年推出 SAl Sonnar T 135/1.8 ZA这支镜头的时候,小编看到性能参数之后着实的惊讶了一下,前面曾经说过,松纳结构很难做大,主要就是大下难以像场的均匀度和边辨率,蔡司在镜头设计上一向比较严谨,把原本结构简单的松纳做成了11片8组也差不多算是投下了血本(当然,最后还是要ns们买单的)。
SAl Sonnar T 135/1.8 ZA用在APS幅面的机身上的时候等效焦距差不多是200mm,不喜欢佳能的人至少在200/1.8这个焦段上有了EF180/1.8 L之外的选择。
Sonnar T 135/1.8 ZA入手感觉就是凉冰冰沉甸甸的一大坨(985g呢,能不沉嘛),即便是安装在拥有更强力对焦电机的a700上,对焦速度也不能算快,勉强过得去,就是噪音有点刺耳,我甚至的觉得这个头是不是用石墨作为润滑材料的啊,怎么一点用润滑脂的温婉感觉都没有。Sonnar T 135/1.8 ZA的全金属镜筒宽大舒适,还专门刻了细密的防滑纹,握上去稍微有点刺刺的,但极为舒适,冬天带手套操作也不会产生不便,传说中蔡司在镜头中选用的润滑脂都是能在-35度低温下也能润滑效果,不会凝固的品种,所以北方的和喜欢户外的朋友选择蔡司镜头应该能避免气温太低冻住叶片无法拍摄的悲剧吧。SAl Sonnar T 135/1.8 ZA拥有在这个焦段里非常罕见的大,所以在a700的取景器里的视觉感受也是相当舒适的,明亮又清晰,和a100比起来,就像是一个大近视眼做了lasik之后重见的那一瞬间的感觉:世界居然如此清晰。
Sonnar T 135/1.8 ZA拥有着松纳结构特色的浓郁和高饱和度的色彩表现,蔡司的天才设计又弥补了松纳结构锐度相对较差和像场不够均一的缺点,使得这支镜头在全开的情况下就具有相当高的锐度,层次和反差也很不错,非常清晰和通透,尤其是色彩过渡的层次非常好,整个画面都呈现出蔡司镜头所特有的空气感和立体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片叶片组成的圆形赋予了这支镜头如梦似幻的焦外成像,色彩犹如化开了的奶酪一样油润柔和又不松散,再加上等效200mm左右的焦距,特别适宜于拍摄人像。
Sonnar T 135/1.8 ZA的色彩偏向温暖,在暗部和弱境中会强调一种淡蓝色的调子,准确的话,画面常耐看的,就是说在某一个区域里投入的注意力越多,就能看到越多的东西,让人感觉细节层出不穷,这支镜头的平衡性非常好,在反差相当大的中,高光部分不溢出,暗部也能保留足够的细节,明暗的层次都不会损失太多,这是很不容易的,蔡司在光学设计上100多年的果然非同小可。
最后说说缺点吧,即使是配备了更强对焦驱动电机的a700在驱动SAl Sonnar T 135/1.8 ZA时速度也算不上迅速,不过对焦精度还是相当不错的,镜头转动时那种声嘶力竭式的噪音有些令人抓狂,这支镜头MF的手感极好,把相机开到手动档,轻轻转动一下,那种顺畅的感觉又从指尖直达心里了,闭上眼睛,那种感觉像极了我所熟悉的Contax 手动蔡司镜头。
SAl Sonnar T 135/1.8 ZA是一支很有性格的镜头,在最大时着重于表现背景的虚化和颜色之间的过渡,相对来说,锐度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了,而收小两档到F4时,它能带给你锐不可挡的表现,而且边缘锐度相对于中心下降的并不大,我们拿到这支镜头的朋友在每一档下都能好好的试拍几张,找一档你最喜欢的,用好它。
[NextPage]
第6页:宾得:公主依旧笑春风
PENTAX在1997年推出了复古设计和特殊的高折射率玻璃的标准镜头--SMC FA 43mm/1.9 Limited 限量版镜头(限量版其实只是一个噱头,月产量而已),和1999年推出的77mm/1.8、2001年推出的31mm/1.8另两款限量版镜头被爱好者们称为Pentax的“三公主”。43mm/1.9因为是最早推出的一只,是P家三公主里的长公主。这三支公主头体积小巧用料精良,做工非常棒,令人爱不释手,也是对焦手感最好的自动对焦镜头,在成像质量上以这支43LE最为出色。
43LE做工精良,全金属镜身,距离标尺、、景深标尺全是刻在金属镜身上,其外观优美,小巧精致,和P家小巧的机身相配,非常衬手,均衡感一流,入手感觉就令人非常满足,拿掉金属遮光罩和植绒的金属镜头盖就象块金属小饼干,令人爱不释手。
这支镜头刚推出的时候价格非常贵,虽然不大,价格却超过宾得自己的FA 50/1.4的两倍,MTF曲线上看,性能也很一般,不过却广受欢迎,甚至有器材专家称用过之后对镜头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支镜头没有用到太多现代镜头生产工艺,不过材料上依然选择了高折射率玻璃,对于色彩的表现有着十分独到的地方,尤其是立体感和空间感非常棒,影像的描画也非常细腻,这是一支很有个性的镜头,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也算是名至实归了。
宾得自己对这支镜头也非常得意,后来还出过一个钛制的特别版,不过由于生产难度太大,很多工序都需要手工检查和装配,所以后来也不再生产了,宾得事情还做的很绝,把模具都毁掉了,现在手里有钛版本的朋友大可以留下来等升值吧。
有意思的是,这个镜头还做过使用莱卡R卡口的43/1.9 For Leica,有一段时间的价格甚至要贵过莱卡原厂的标镜,不过市场反应一般般。
[NextPage]
第7页:适马:偏执狂的之道
适马作为著名的副厂光学“三剑客”之一,在设计能力和市场业绩方面明显超越了腾龙和图丽,在光学产品的品种款型和挑战极限的光学创造性方面,适马甚至令佳能、尼康等原厂光学大佬也感到自愧不如。这支300-800/5.6 EX IF APO HSM拥有的焦程覆盖范围和震撼超视距影像撷取能力,同时还保持了难能可贵的F5.6全程恒定,在野生动物、军事、及天文摄影领域他是一尊不同凡响的终极“巨炮”。这尊“巨炮”重达5880克,具有巨无霸般157×544mm的体积,可以配用46mm后置式滤色镜片。他采用了成熟的18片16组光学设计,其间含有2片极为贵重的ELD(Extraordinary Low Dispersion)特殊超低色散玻璃镜片,ELD镜片的通光率与天然萤石玻璃相当,对消除远摄过程中的色彩极为有益。
马帮光学的拥趸者将专业中远变焦镜头AF 70-200mm F2.8 APO EX HSM称为“小黑”,将AF 100-300mm F4 APO EX DG HSM誉为“大黑”,而赋予眼前这款AF 300-800mm F5.6 APO EX DG HSM的雅号却是“大老黑”。“大老黑”总体光学素质展示了专业水准,结像扎实,画面通透,但600mm至800mm焦段的画质较显。无论怎样,这支拥有超级远摄焦程和恒定通光孔径的“巨炮”展示了适马在光学设计领域的深厚功底和非凡创造力。适马300-800/5.6 EX IF APO HSM 如今的市价是50500元,能接受还是不能?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