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4-11-24
- 最后登录
- 2015-4-2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5893
- 精华
- 0
- 帖子
- 41887
|
视频播放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周易与人生》,杨庆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定价:29.00元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书展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杨庆中携新书《周易与人生》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让听众在炎炎夏日与这本古老之书零距离接触。
□采访者本报记者 杨新美
□受访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杨庆中
《周易与人生》分内外两编,由20个易学命题构成,讨论了《周易》的智慧及其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作者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包含处世方法和德性涵养两个层面的内容,撇开后者只谈前者,则容易流于机心与游世;撇开前者只谈后者,则容易流于迂腐与拘谨。所以,本书内编讨论人生活动的德性基础,外编讨论人生活动的方法原则。前者可谓变中之常,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守持,以使自己保持并完善的人格;后者可谓常中之变,可因时地的不同而有所变易,以使自己合乎并时势的流转。现实生活中,只有有机地结合二者,才能使人显得既厚重,又智慧。本报记者在上海书展期间,专访了杨庆中教授。
《科学时报》:我们现在读《周易》,学习《周易》,目的是什么?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杨庆中: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三个层面可以思考:第一个层面,了解《周易》的基本内容,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大有裨益。第二个层面,学习《周易》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有很大的帮助。第三个层面,也是我在《周易与人生》中所重点论述的,对于帮助我们安身立命,过正确合理的生活有很大的意义。这也正是孔子为我们探索出的一条学《易》之。
孔子在晚年慨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夫子把学习《周易》的目的,定位在“无大过”,“无大过”就是不犯大错误。这是他的学《易》体会,也应该是我们今天学《易》的目的。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探讨《周易》的智慧——少犯大错误的智慧,安身立命的智慧!
《科学时报》:学习《周易》对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有很大的帮助。是否像你在本书序言中所说,在中国历史上,《周易》的地位非常特殊?
杨庆中:的确如此。从汉代到清代,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是,而《周易》又被封为五经之首,是的核心。所以,在整个封建时代,《周易》一直处于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之核心地位,是中国古代知识的哲学教科书。历代的哲学知识都以研究《周易》来建构自身的思想体系。《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受到《周易》影响的知识数不胜数,不论是搞社会科学的、人文抑或自然科学的。如宋代大家欧阳修,实际上也是一位易学家;魏晋玄学理论奠基人、著名哲学家王弼就是通过注释《周易》,将和结合在一起的;唐朝孙思邈也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建造地动仪的张衡也用到《周易》;民间有水平的工匠也是易学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各行各业的知识都受《周易》的影响,因而《周易》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因此,关于《周易》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知识的哲学教科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科学时报》:在看来,似乎《周易》只是一本算卦之书,这本流传了3000多年的古书是否还能古为今用?
杨庆中:实际上,我们每一位都是易学家,只要你会说中国话,会运用成语。现在很多成语、词汇都是来自《周易》。如居安思危、穷变通久、自强不息、韬光养晦、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求同存异、殊途同归、、义结金兰等等。
当人们用成语时,就是用《周易》的智慧去解释一些现象。如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周易》中的原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否极泰来是《周易》中的两个卦;有的是《周易》某句话中核心意思的概括和总结,“义结金兰”,这是来自孔子对《同人》卦的解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当股票跌倒低谷时,有些股民会说“物极则反”,实际上这也是来自《周易》,是汉代易学家解释《周易》时得出的。再如“革故鼎新”,是由《周易》的“革”卦和“鼎”卦组成,革是变革,鼎是鼎立。革去旧的东西,建立新的东西,就叫“革故鼎新”。
所以,《周易》的智慧,我们现在仍然在用,可以说是日日用而不知,由此可见,《周易》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它不是一本尘封的死书。
《科学时报》:“居安思危”是《周易》核心思想的总结,因而可以看做是一部忧患之作。《周易》中人们如何应对“安”和“危”、“好”和“坏”?
杨庆中:主要在于一个核心——“变”,即“防止变和促进变”,好的时候防止变坏,坏的时候促进变好。好的时候通过调试,戒骄戒躁,谦卑虚心。相反,在失败或遇到挫折的时候要懂得如何促进变,如何把握时机寻找“变”的机会。
变的标准是“中”,即恰到好处:变的根据是“时”,即要因时而变。这是生活层面的智慧。此外,人们应该有生命智慧,就是乐天知命,“天人合一”。《周易》的说法就是自然,不是宿命论,而是透过对自,去外在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如一个人先天具有的天赋,通过后天的努力,将其发掘出来,就是做到了天人合一。实际上现在教育孩子,就可以用这个。
《科学时报》:从古至今,人们算卦的目的是趋吉避凶。不管它是否真的是算卦之书,不管算卦是否真的能够趋吉避凶,《周易》有没有可能让人们不占卜也能趋吉避凶?
杨庆中:有的。自孔子对其解释后,不占而能趋吉避凶的认识思已经逐渐成为了《易经》的主流解释。今天读者们看到的《周易与人生》就是延续孔子这样的思。让人们通过学习《周易》的思想,而做到趋吉避凶。通过对的理解、对个人生命体验,对的一些,实现一些趋吉避凶的目的。这是孔子之后历代易学家挖掘的主流。
《周易与人生》这本书至少可以引导我们透过对《周易》思想的了解,对、对社会、对人生有合乎规律和法制的把握,当所有行动都合乎社会规律、合乎、合乎人生的,就不会再犯大错误,能趋吉避凶。
《科学时报》:我们应该如何读懂这本古老的“”,为自己所用?
杨庆中:《周易》之所以难读,是因为有其自己的体例,因此理解时,要合乎《周易》的解经方式。比较“经典”的《周易》注释类的书,读者们可以读一读。
研究《周易》还有一个比较简捷的办法,不用一部书,只要读一卦,当把一卦读明白后,有兴趣接着读下一卦。因为《周易》的六十四卦结构形式完全一样,就一个,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是从不同的层面去体会。抓住道理,就能对《周易》有比较好的理解。
|
|